技术支持
“技术+产品+服务”制造业新模式,重塑产业价值链
发布时间:2022.05.10 来源:华辰行政部

R-C.jpg

“技术+产品+服务”可以说是构建服务型制造业的升级必备,对各种新技术的灵活应用不仅促进了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,也为生产服务型制造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。那么,通过“技术+产品+服务”新模式,制造企业可以获得实质性提升和利润加持。

满足用户需求,增强客户体验:对于现阶段的制造企业来说,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差异化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,以及通过增加高价值的服务和产品的智能水平来增强客户体验,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。借助云计算平台、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,帮助制造企业实现线上线下、不同终端和设备的数据整合与分析,以深入了解用户的喜好与需求,并以此来实现产品升级和服务定制。结合人工智能和新应用开发部署,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和生命周期管理,加强与用户的互动,满足其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,以提升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。

提升服务价值,创造新利润来源: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在功能上的差异逐渐缩小,服务的高灵活性和高可扩展空间,成为制造企业争相用来缓解过剩产能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良方。进入后服务时代,服务产品化的趋势越来越强,服务所创造的利润率也逐渐攀升,甚至超过了产品本身,服务的品质、时效成为用户选择产品和品牌的重要衡量标准。借助传感器、物联网技术和维护维修管理,与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相结合,通过对关键指标的监测和分析,可以判断出产品/设备关键零部件是否出现异常,实现产品的预防性维修维护,并带动备品备件的销售,以创造新的利润空间。

优化产业价值链,协同发展:制造业产业链的上下游涉及众多流程和部门,除了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供应链管理外,还有营销、安装、维修等服务型部门。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,不仅可以通过增加价值链的知识性服务要素的投入,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盈利能力,还有助于带动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重组、产业链整合升级,以及创新协作能力的提升。工业物联网作为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,将先进的科技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通过跨设备、跨系统、跨厂区、跨地区、跨部门的全面互联互通,实现全要素、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,驱动信息和数据充分流动,促进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,并帮助企业实现“技术+产品+服务”的服务型制造新模式,以及制造产业链的协同优化、服务延伸和智能决策。